望京东路
先说作者, 马伯庸马亲王是也, 39岁, 工程师家庭, 曾在新西兰留学多年. 30岁之后开始尝试写作. 之前在我司附近上班, 也就是望京研发园的施耐德电气. 多年前研发园是望京的荒凉所在, 当时还有摩托, 北电, 爱立信, 诺记等跨国公司大鳄在此驻扎, 却不见阿里的大厦, 美团彼时还未发育, 更不知外卖为何物.
这十数年, 望京东路见证了外企公司从鼎盛到轰然倒下, 也经历了中国互联网初期的泡沫的此起彼伏, 锤子也在此闪耀过. 后来各大公司崛起, 目前成了上市公司的乐土. 就像书中的长安, 见证了唐朝的兴衰胜败, 各大家族的沉沦起伏.
不好意思写的文绉绉的, 可能是电视剧看多了. 有点早期白话文的味道.
业务线
有人说作者写故事就是在写自己, 我也深以为然, 作者感觉自比徐宾徐主事, 着墨颇多. 应该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 潜心研发大案牍术(大数据搜索), 可谓静安寺的算法基石. 同时还发明了竹子造纸法, 自觉可以救国于危难. 一开始被人怀疑财产去处, 应该是买了巨量的书籍和史料, 这个是为了创造小案牍术, 相当于研发了一台个人计算机, 在静安司可以搞台小型机, 用分治法, 更多的人和输入. 更快的查到案子.
相信马亲王在写书的时候, 也是以详细的史料作为参考, 同时搜集当时的生活细节, 比如各种计时的方式, 消息传递的方式, 服装服饰还有各式吃的东西, 都描述的非常精确, 细节能带来真实感, 大案牍术也是靠细节.
当然亲王的架构能力应该也不错. 至少是P9架构师级别的, 能把4条故事条线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能把这个几十主要人物安排的明明白白. 带这么些人做事, 经常有人出状况, 这管理和做事能力也是不容易, 还得非常快的拿到结果才行. 除此之外, 还发明了具有12比特通讯网络的的望楼传信能力, 这个应该都可以申请专利了, 哈哈哈. 很多公司也看专利数量的, 比如我厂.
技术线
然后徐宾自己还有时间做做side project, 改良个造纸术什么的. 可以把爱好玩成这个样子, 应该也投入了不少精力, 不过他也能拿到投资, 雇了这么多人开个造纸工厂, 背后可能有徐老的财力支持. 现实中马伯庸自己也经常做综艺节目, 比如圆桌派等, 总能发表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 剧中徐宾造纸厂的那一番慷慨陈词, 让我感觉到了中国发明家或者科学家的萌芽, 一种靠发明改变世界的冲动, 和唐朝的官场之道形成了鲜明的比照. 这也许是作者内心的一种表达. 从改变小事做起, 从某种程度上说张都尉也是在改变身边的一个个小人物, 一个对人一个对事, 让我看到了那种执着.
感想
剧集还没有更新完, 但是我似乎也看到了结局. 里面人物的转变, 事情的发展, 让观众们大呼过瘾. 也许结局并不重要,例如在龙波眼里谁当道可能并不重要, 他想毁掉的是这个体制, 这个城市, 甚至这个国家. 剧中有想法的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目的在努力, 用各种手动.
而你又能看到什么呢, 又想到了什么呢.
end
很多事情可能当你做过之后, 你自己才算是真正理解了.